在光怪陆离的现实生活中,作家毕淑敏以其独特的人文视角和深邃的心理洞察力,如实描绘出人性的多元与复杂。近日,这位被誉为“心理疗愈大师”的著名作家接受了中青报·中青网的独家专访,分享了她创作生涯中那些触动人心的作品背后的故事,以及她如何看待和处理人性的幽暗与光明。
【一】心理之旅:从医者到心理咨询师
毕淑敏的文学之路始于医学,她在成为一名医生后,对人的内心世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。1998年,为了帮助好友走出心理困境,她毅然决定投身心理学领域,师从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林孟平,在北京师范大学开始了心理学者的修行。这一决定,不仅为她的创作生涯增添了全新的维度,更为她日后的小说《女心理师》奠定了坚实的专业基础。
在心理诊所的工作经历,让毕淑敏近距离接触到形形色色需要帮助的人,亲历他们在飞速变化的时代中所面临的心理挑战。她深刻认识到,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绝不亚于生理健康,尤其是在现代社会,人们亟需拥有一颗强韧的心灵去应对层出不穷的挑战。于是,她以笔为刃,将这段特殊的人生经历化为文字,创作出《女心理师》,希望通过小说的形式,唤起大众对心理健康的关注,传递积极的生活态度与疗愈的力量。
【二】《女心理师》:文学与心理的交融
小说《女心理师》自2007年出版以来,因其细腻的人物塑造、扣人心弦的情节设置以及对心理问题的深度剖析,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。如今,这部作品被改编为同名都市疗愈剧,心理咨询师贺顿的形象跃然荧屏,她以专业的素养和真诚的态度,帮助来访者解开心理症结,重拾生活信心。
谈及小说改编成影视剧的过程,毕淑敏表示,尽管经历了版权转让、剧本打磨等长达十年的曲折历程,但能够借助影视这一更广泛的传播平台,让更多人感受到心理咨询的魅力与价值,她深感欣慰。剧中贺顿的角色设定,既是一位专业心理咨询师,也是一个在生活中不断探索自我、寻求成长的普通人。毕淑敏强调,心理师并非超脱尘世的完人,他们同样有自己的困扰与困惑,但他们愿意与来访者一起面对问题,共同成长。这样的设定,旨在打破公众对心理咨询师的刻板印象,传递出“助人自助”的理念。
【三】真实触感与艺术加工:如何平衡?
在毕淑敏的创作中,真实经历无疑是其灵感的重要源泉。然而,她始终坚信,文学并非生活的简单复刻,而应是生活的提炼与升华。正如《女心理师》中的贺顿并非毕淑敏本人,每一个来访者的心理故事也并非现实案例的直接搬演。她笔下的贺顿,是一位在困难中砥砺前行、在反思中不断提升的心理咨询师,她以坚定的信念驱散内心的阴影,愈发强大,从而有能力去照亮他人的世界。而那些来访者,亦是在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下,通过自我努力,逐步走出过去的阴霾,迈向更好的未来。
对于如何在作品中平衡真实触感与艺术加工,毕淑敏认为,关键在于逼近人性的真实,同时保持作品的艺术吸引力。她坦言,自己的写作追求既有深度——揭示人性的幽暗与光明,展现个体的挣扎与奋斗,又有广度——编织引人入胜的故事,设置悬念,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既能感受到心灵的震撼,又能享受到文学的乐趣。
【四】直面人性阴暗:勇气与智慧的体现
毕淑敏的作品素以揭示人性阴暗面而闻名,对此,她直言不讳地表示,人性的幽暗是其不可或缺的部分,否认或回避只会导致对世界的误解。她认为,初入社会的年轻人之所以容易陷入深深的失落与困惑,往往是因为对人性复杂性的认知不足。因此,作为小说家,她选择以真实的笔触揭示人性的多面性,让读者在阅读中逐渐建立起对复杂人性的理解与接纳。
毕淑敏强调:“生活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,它犹如一条泥沙俱下的河流,但我们依然可以选择勇敢面对,奋力前行。”这种对生活本质的深刻洞察,无疑为她的作品注入了厚重的人文关怀,也让读者在阅读中收获了面对生活困厄的勇气与智慧。
【五】疫情下的生活与创作:坚守与转变
疫情之下,毕淑敏的生活与创作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。她笑言,自己在古稀之年学会了网购、开视频会议,这些新技能让她得以在减少外出的情况下,仍能保持与外界的紧密联系。尽管旅行的机会大幅减少,但她仍抓住机会前往沙漠观星,感叹生命的美好与珍贵,鼓励人们在逆境中更要珍惜生命,努力提升幸福感。
如今的毕淑敏,生活节奏如同一位勤勉的老农,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。她利用清晨精力充沛的时段攻克写作难题,然后有序地安排写作、阅读。她甚至能在一天内同时研读四位作家的不同作品,以开阔视野,汲取多元思想。这种严谨自律的生活态度,无疑为她的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。
【六】内心力量的源泉:阅读与对话
当被问及如何在作品中持续给予读者心灵慰藉时,毕淑敏谦逊地回应,她并非始终能传递正能量,自己也会有悲伤、孤独的时刻。然而,正是这些人生的起伏跌宕,让她更加懂得如何在困顿时自我调适。她分享了自己的“疗愈秘方”:运动、做家务、与朋友畅谈,尤其是阅读。在她眼中,阅读是世间至美的事情,它能带人超越现实的困扰,抵达心灵的宁静之地。
综观毕淑敏的创作生涯,她始终坚守着“用干净的手段,抵达一个光明的理想”的价值观,以文学为桥梁,连接起人性的幽微与光明,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审视内心、理解世界、疗愈创伤的独特视角。在她的笔下,人性的复杂不再是令人困惑的迷雾,而是一片值得探索的丰富矿藏,等待我们以勇气与智慧去挖掘,去感悟。